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

率先採用5納米晶片 行業里程碑

率先採用5納米晶片 行業里程碑

除了5G,iPhone 12另一技術突破是其A14晶片,這款手機是全球第一個商用5納米製程晶片的裝置或電腦,標誌着半導體及科網工業又一個里程碑,較業界預期更快出現。

運算速度較7納米快15%

納米(nanometer,nm)是十億分之一米。在半導體業,晶片的納米製程意思是把電晶體縮小到多少納米,製程愈小,就可在同樣的尺寸放入更多運算單元,令運作更快速、更省電及發熱更少。新一代5納米晶片意味電晶體的闊度縮小至25粒原子,可在使用同樣的能源下,較現時這一代的7納米快15%。

手機、電腦運作更快,非科技迷未必明白好處,運行速度提升,可讓手機自行操作更多功能,例如現時能夠自動辨識照片上人們的面貌,正是多得晶片技術進步。

所以,晶片提升不純粹是打機、「load影片」更快這麼簡單。隨着晶片不斷改進,估計手機日後可應用人工智能(AI)等更多技術。

晶片發展也令手機的尺寸不斷縮細,不再像幾十年前「大哥大水壺」般巨型。這代表智能手錶、智能眼鏡等細小的電子產品,也能發展成具有多項功能的裝置。

原有生產技術已到極限

晶片技術發展迅速,10年前的iPhone 4仍在用40納米晶片,但5納米被半導體業視為重要關口,因為原有技術已到極限,難以用來生產5納米,需要改用極紫外光刻(EUV)技術來生產。

現時,全球只有荷蘭企業ASML能夠製造出以EUV來生產晶片的機器,但這機器每部售價1.2億美元,而且起碼要買入數部才可量產晶片,成本很高,令晶片商猶豫一段時間,才確定生產5納米晶片的商業效益。

目前只有台積電和三星有能力量產5納米晶片,台積電是iPhone、iPad等蘋果產品的A14晶片的唯一供應商,三星計劃為Android手機供貨,預計12月推出。

踏入5納米階段,中國科網界面對額外一項難關──美國制裁。美國已阻止各地晶片商向華為供貨,預料華為快將推出的新款手機,所用晶片是在制裁生效前向台積電購買的。美國亦向荷蘭施壓,要求阻止ASML向中國公司售賣EUV機器。中芯國際(00981)等大部分中國晶片生產商仍停留在14納米的階段,中興(00763)本月中宣布,已成功自研7納米晶片,但仍落後外國。

17 Oct 2020


信報

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

5G配套未成熟 iPhone 12生不逢時

5G配套未成熟 iPhone 12生不逢時

5G配套未成熟 iPhone 12生不逢時

蘋果「教主」喬布斯2007年在產品發布會上拿出第一代iPhone,帶領全球正式進入智能手機年代;他的傳人庫克日前展示首款可用5G通訊技術的iPhone,令人憧憬能否為世界揭開5G時代的序幕。不過,全球5G網絡仍未發展成熟,未有相關產品配合5G技術,而且生不逢時,遇着新冠肺炎疫情打擊,這三大因素令業界紛紛潑冷水,預計iPhone 12不會即時引發5G革命。唯一例外是中國,內地已有很高的5G滲透率,庫克若想iPhone 12藉5G帶動蘋果的營業額,就必須靠中國市場食糊。

今年iPhone新機是備受期待的。之前兩三年iPhone功能沒有重大更新,很多「果粉」已一段時間沒有買新iPhone,今年應是大量換機升級潮的時間。而且,早已傳出iPhone 12將可用5G技術,而5G近年來受盡各方吹捧,故首度有5G版iPhone,應該吸引力十足。

三星一年半前已在市場推出全球首款5G手機,華為亦於去年5月開始出售5G手機。不過,正如iPhone在2007年面世前,BlackBerry等其他智能手機早已誕生,要待iPhone出現後才令流動上網普及,不少人因此期待iPhone 12也會有同樣效果,令普羅消費者正式採納5G手機。

網絡鋪設仍初步階段

然而,要5G普及,蘋果獨自一隻手掌拍不響,而其他方面未見配合。最重要的是,5G網絡的鋪設仍只在初步階段。在iPhone的最大市場美國,去年4月已開始推出5G,今年春季有電訊商稱已大致做到「全國」覆蓋,但所謂「全國」,只包括3億多人口中的2億。而且,接收快慢視乎區域以及哪間通訊商。

美國電腦雜誌PCMag在9月發布定期網絡速度測試,發現5G不比4G快,電訊商AT&T的5G更比4G慢。美國現時的5G網絡大部分使用低頻帶無線頻譜,好處是較高頻帶頻譜穩定,但也比較慢,只較4G快一點點,普通用戶難以感受到分別。即使改用速度未是最快的「中頻帶」,估計要到2025年才覆蓋四分之三美國人口。

制裁華為礙美5G發展
美國制裁華為,令國內5G鋪設不能使用價廉物美的華為零部件,阻慢了美國的5G發展。iPhone 12支援只在美國使用的5G毫米波(mmWave)技術,理論上速度較4G快差不多10倍,但有研究指出,實際應用時,平均速度只略較4G高。

CCS Insight副總裁Geoff Blaber直言,如果現在必須換機,而且習慣一部手機用3年才更換,那麼就有動機買iPhone 12,以確保新機配合到3年後已普遍的5G技術,但現時在美國使用5G手機,跟4G差異不大。


其他地區的5G發展不見得比美國好。南韓是全球首個推出商用5G的國家,但現時5G用戶也只有860萬左右,約佔整體用戶13%,全國有11.5萬個5G基站。鄰國日本更差,NTT Docomo稱已有24萬5G用戶,另外三大電訊商未透露數字,業界計劃2022年3月前有至少3萬個可用作5G傳輸的基站。

大部分歐洲國家已有5G,但只在部分地區推出,英國只覆蓋三成人口。主要國家中,法國更是全未推展5G。歐洲7月只賣出200萬部5G裝置,佔整體流動裝置的11%,可見5G只屬「小眾」。歐洲5G還面對一個重要障礙,不少人相信傳言,擔心5G基站及頻率會影響健康,甚至有傳聞指5G導致新冠疾病疫情出現。

銷量唯有靠中國市場

相對之下,中國內地是5G市場發展得最好的地區,加上市場規模龐大,若以5G作賣點來拉抬iPhone 12銷情,蘋果必須在中國取得成功。根據CCS Insight的預測,到2022年初,超過一半5G裝置用戶來自中國,到2025年時,這個比率仍達四成,理由是中國在鋪設5G方面較其他地方更早、更積極進行。


5G在中國已是手機的必要功能,中國市場五大手機商中,只餘蘋果未提供5G,所以5G型號同時是蘋果在中國市場保持領導地位的必要手段。不過,華為將在10月22日發布最新一款5G手機Mate 40,截擊iPhone 12。

此外,未有App或內容需要使用5G高速傳輸才有較佳體驗,也令人質疑是否需要立即買iPhone 12。業界指出,Facebook和YouTube的流動App不能用3G來達到順暢體驗,造就消費者轉用4G手機。


專家反覆介紹消費者可以如何受惠於5G,但當中最多人談到的「打機快」,現實是機迷人數不多,這批人全部轉用5G也不能造成風氣。其他可吸引用家投入5G時代的內容,可以是超高清畫面視頻、更精密且大受歡迎的擴增實境(AR)或虛擬實境(VR)遊戲、使用多個境頭來進行網上直播等等,但這些內容或app都未出現。

iPhone 12不幸撞着新冠病毒?疫情重挫全球經濟,消費意欲低迷,用家寧願再拖一兩年才換機。5G其中一個優點是在人多擠迫的公眾地方,例如演唱會、大型運動比賽、節日廣場慶祝等,上網速度更快,但疫情令大家避免聚集公共場所,甚至經常在家工作,更多時間使用固網寬頻,令5G的高速上網優勢不能突顯出來。

儘管5G對推動iPhone 12銷情幫助不大,但分析員沒有大大看淡這款新機的前景,認為新iPhone有更多尺寸和顏色選擇,而且推出迷你版,令蘋果可以壓低入場費至5999元,再加上設計改為扁平方框、全球首款手機使用高速5納米晶片、增添磁吸充電等功能,純粹以一般夠時間換機的標準來看,iPhone 12仍能說服消費者購買。

17 Oct 2020
信報